【防汛特别报道】多维度科技支撑 全方位防汛服务

来源:党群工作部、测绘地理信息院 作者:李定国、戴建彪 发布时间:2024-07-17 14:07

连日来,集团公司在防汛抢险中,除使用传统防汛工作手段外,智慧防汛会诊平台、无人机等高新技术也得到悄然运用,通过前后联动,传回大量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和影像资料至后方专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防汛成效,为制定处置方案以及灾后重建提供有力支持。

千里眼、顺风耳——智慧防汛会诊平台

今年的防汛中,由中铁水利信息自主研发的智慧防汛会诊平台是较为亮眼的应用创新。

在防汛一线,专家们都随身携带“防汛智囊团”——通过智慧防汛会诊平台的移动端应用及时发现并报告潜在安全隐患,动态掌握汛情实时情况;而在省水利厅专家值班室,防汛会诊系统大屏上实时显示各地险情、外派专家分布等情况,供现场专家掌握、分析汛情。

一头连着前线,一头连着后方,该平台架起了现场专家与省防指的连接桥梁,为专家决策参考提供支撑。

2020年研发应用以来,这款防汛指挥利器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实用的功能获得了省、部级领导的高度评价以及行业内专家的一致认可。

据统计,今年624日以来,该平台已协助全省防汛专家开展了400余次巡查,平台发布了450余条随手拍记录。

广视角、全天候——无人机

在防汛前线,地面上,一批批防汛专家来回行走于圩堤上,进行问诊把脉;而在天空中,一架架无人机盘旋在圩堤之上,也在紧张地忙碌着,架起了坚强的防汛信息屏障,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汛期期间,随着堤坝巡检频次增加,现有防汛值守技术手段主要依托于人工巡查,存在巡查位置离散、重点部位不突出、数据传输不及时等难题。对此,集团公司派出专业测绘航拍人员至九江市永修、武宁等地,以科技助力一线防汛工作。

“无人机具备视角灵活、全天候作业等优势,可根据洪灾应急监测需求,开展高频次无人机区域组网航摄,将防汛现场画面、实时水位信息及时反馈给防汛专家。”测绘地理信息院技术人员介绍说。

据悉,航飞组利用无人机仅在两天时间内完成了近170km的堤防航拍任务,为及时发现险情提供了实时影像支持,相关工作也得到省水利厅相关处室领导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重分析、解难题——智囊团

这两天,作为省防指专家组成员,刚刚从防线前线归来的王志成、陈龙,正在抓紧梳理前期修河防汛情况,通过分析雨情、水情、险情、灾情,总结修河流域2024年洪水呈现的启示,修改完善调研报告,以调研成果为上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72日至8日,接省防指紧急通知,集团公司派王志成、陈龙两位专家前往武宁县,协助解决因持续暴雨导致的柘林水库水位急速上涨的紧急情况,并开展专题调研。

前线有防汛专家上阵,而后方也有公司干部职工的鼎力支持,大家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形成强大智囊团,为防汛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此外,在项目一线,大家除了确保项目安全度汛外,也参与防汛技术支撑工作。水利水电院各项目负责人及时梳理收集涉险圩堤及水利设施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往出险和除险加固情况,历次设计图纸和竣工完成等情况,做专家的坚强后盾,对“疑难杂症”出谋划策,合力打响防汛抗洪保生产的攻坚战,使得前方专家对险情成因的分析和判断更准确,提出的处理方案合理、安全又有效。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